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会在穗举行
广东是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应用最主要市场
图片由通讯员刘少芳提供。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郭静 通讯员 柯纪协 刘少芳)8月27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会”在广州举行,大会由广东省科协、广东省科技厅共同主办,广东机器人协会、广东科技新闻工作者协会等承办,全国各地知名院士专家、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全产业链相关企业家领袖、高校代表、产业园区等将近1500人汇聚一堂,共话机器人新技术、新风向。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融合、市场开拓、区域联动等话题展开深度对话。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华南理工大学闵华清教授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该《报告》指出,预计到2020年,大湾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占全国人工智能整体产业规模的比重超过30%。
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成立
据介绍,此次大会是2019《岭南科学论坛·双周创新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大会邀请机器人四大家族、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粤港澳大湾区相关专家、国内外一流学者和企业专家深度交流,共话机器人新技术、新风向。会上,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宣布成立,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郑庆顺为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王茂林、秘书长杨兴义颁牌。
据了解,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是广东省机器人协会继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联盟、广东省行业商协会智造联盟、教育专业委员会之后成立的又一个重要平台,旨在构建新型合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共赢生态,助力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做大做强。
此外,聚焦“湾区建设”“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两大热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李培根,广东省机器人协会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原院长闵华清等业界大咖,阿里云智能、科大讯飞科技有限公司集团、中南高科产业集团广东区域公司、广东省机器人创新中心等企业精英,通过学术报告、主旨演讲、圆桌会议等方式,展开深度对话,呈现人工智能、机器人、云平台、5G、互联网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动态、为人工智能、机器人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融合发展献计献策。
未来机器人发展重要趋势是与人“共融”
据广东省机器人协会轮值会长、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介绍,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是这个时代最前沿科技的代表,“粤港澳大湾区是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最具潜力和影响力的区域。”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要特别强调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概念,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推动形成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桥梁的粤港澳发展新格局。
李培根院士在专题报告中指出,机器人带来重大的科技变革,但不意味着机器人可以完全替代人,“机器人与人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共存的关系,未来机器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与人共融。”李培根表示,机器人在制造业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与人协同,人机共融意味着将掀起一场科技帮助生命、技术融入生命的革命,医疗行业将成为人机共融的一个重要场景,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大湾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突破 500 亿元
会上,《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发布,根据报告,中国已经连续六年蝉联全球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冠军。报告指出,中国连续六年蝉联全球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冠军,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售实现平稳增长,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蓬勃,汇聚了华为、腾讯、商汤、云从科技、佳都科技、小鹏等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和瑞松、广州数控、巨轮、华数、珠海格力等龙头企业,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几大集聚区中优势突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广东是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应用最主要市场,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凭借其国际化和基础研究优势有望为广东人工智能发展 提供技术、资金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撑。预计到 2020 年,大湾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有望突破 500 亿元,占全国人工智能整体产业规模的比重超过 30%。
报告还显示,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大亮点和优势是高校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分别在深圳、广州、珠海设立校区,高校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均包括有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方向,并建成了一批产业相关的重点实验室。此外,东莞、南沙等地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相关的科研院所林立,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技术创新等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广州开发区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
据了解,作为全国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重地,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其中又以广州开发区最为活跃和领先。作为广东创新驱动的主阵地和广州市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化、高端化、集约化发展最为领先的“战场”,广州开发区集聚了瑞松、广州数控、巨轮、达意隆、国机智能、明珞装备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已形成了从机器人上游关键技术、零部件的研发、中游整机生产到下游系统应用集成的完整产业链,发展势头迅猛。
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大亮点和优势是高校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分别在深圳、广州、珠海设立校区,高校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均包括有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方向,并建成了一批产业相关的重点实验室。如华南理工大学的教育部大数据与机器人智能粤港澳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自主系统与网络控制重点实验室、广州市机器人软件及复杂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广州市脑机交互关键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山大学多媒体实验室和人机互联实验室等。此外,东莞、南沙等地与机器人、人工智能相关的科研院所林立,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技术创新等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