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省市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相继出台了多项大的扶持政策。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省市接连下发了多个文件,着力推进科技成果的“落地”。广东多个城市有多项实际举措推出,形成了一股“科化”热潮。深圳于去年4月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譬如本月初,佛山市就宣布承接广东高校科创能力,在当地设立了“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粤东汕头市也有相关的动作。
广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会长张旭表示,作为全国五大中心城市,广州集聚了广东省大部分创新资源,近期在科创转化方面进展较快,后劲也值得期待。早在2015年底,广州市就已设立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到目前,全市已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03家,孵化总面积超过850万平方米,涌现了139家特色鲜明、模式多样的众创空间。科转促进会将按照省、市相关精神,抓住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这个核心定位和机遇,突破“成果转化”的阻障,提升转化、对接效率,催生更多新产品、新企业、新产业、新业态,助推广州市经济的转型。
张旭指出,高校、科研机构等科创能力高、潜力大,其成果对经济的拉动不可小觑。但据调查,仍有一批科技成果待字闺中,它们看不到市场,找不到承接企业,无法利用资本、平台等多种手段迅速投入应用,“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突出。他说,科转促进会成立之后,将重点构筑创新、信息、对接多面体的平台,加强资源整合和资源共享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推动科研成果“落地”。他特别谈到,广大的中小微企业在承接科创成果方面有灵活、快速的优势,将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激活中小微、创客的科创热情,激活微经济的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