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麦博)近日,历经6个月的广州市“天青杯”暨天英汇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迎来巅峰对决。经过层层选拔评审的22强创客团队登场决赛路演,角逐最后名次,并争抢83万元大赛奖金和与资本对接关注的机会。本次创新创业大赛是由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主办,共青团广州市天河区委员会、广州市青年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广州市天河区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天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承办。
天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燎原之势,上周,2017广州天英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启动,设9个海外境外赛区、开出1000万奖金总额,聚全球创客共逐鹿。5月5日,广州市“天青杯”暨天英汇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在广州图书馆1号报告厅迎来总决赛,继续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与创业项目。
本次大赛最大的特点是面对中小企业和初创项目,自2016年11月30日启动,共收到参赛规划书852份,分属于高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动漫影视、空间设计、新媒体、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各类创新让人脑洞大开。参赛者的年龄最小为18岁,汇集了大学生、科学爱好者、工程师、艺术家等等。
决赛竞争激烈,决赛项目路演围绕团队构成、市场前景、商业模式与财务风险等方面展示风采,为梦想角逐。22位创客带来项目路演,充分展示创意成果,不少让人眼前一亮。其中,将手语翻译成语音,大学生想让聋哑人“用手说话”。来自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10名大学生组成创业团队,带来了一款神奇手套,每只手套都集成了可以记录手势动作的传感器,用来识别手语,从而翻译成语音进行播报,展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
又如,有一个项目则展示了对环保事业的追求。利用一种可以200天不浇水、10年不施肥的佛甲草,屋顶铺上它,原本热烘烘的顶楼一下变身清凉世界,并可节约空调耗电40%以上。“易绿谷”创业公司目前已在市场推广产品并实现了盈利,希望通过大赛,为“空中绿地”赢得关注,寻求政策支持、服务支持与融资支持。
还有提供智能化的云打印服务、专注工程现场的移动管理协作平台、打造听障人士专用智能眼镜、为桥梁提供损伤病害监测分析服务……22强项目得到创业导师的“精雕细琢”,在创投大咖齐聚的决赛现场决出排名座次。
最终,企业成长组及项目初创组2个组别分别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5名,总奖金达到83万元。其中,初创组的绿发缓冲包装材料智能生产终端项目以76.12分获得一等奖。成长组的全自动三维织机项目以81.72分获得一等奖。
另悉,2017年以来,天河区启动了新一轮政策修订工作,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将有更广的覆盖面,更加贴合创新创业的实际需求。目前,天河区依托“天英汇”品牌,全面整合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众创孵化园区、产业园区、专业服务机构的资源,呈现出“月月有大赛、周周有路演、天天‘天英汇’”的活力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