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影像文化周在深圳举行,构建场景生态协同新范式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5-05-26

5月23日,深圳迎来一场聚焦影像产业未来的思想盛宴——2025国际影像文化周(中国・深圳)正式启幕。本届国际影像文化周2025国际影像文化周(中国・深圳)涵盖全球影像场景产业论坛、斯莫格公益影像奖颁奖盛典、公益影像海报展、公益影像创投会和影像大师课等公众影像体验活动共三大板块。

 

“技术发展的浪潮和影像叙事普遍化的浪潮的叠加,带来了一个影像场景产业,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在影像场景之中,所有人也都是影像场景的用户。”乐其创新SmallRig创始人兼CEO、乐其SmallRig影像发展基金管委会主任周阳在致辞中指出,影像场景产业正以倍数级发展,从传统相机、手机到多元化设备迭代,拍摄场景从电影片场、自然奇观到日常生活的细分化,推动影像设备在稳定性、灯光、电源等领域持续创新。

 

行业大咖齐聚,解码影像场景未来

 

作为核心活动之一,2025SmallRig全球影像场景产业论坛聚集索尼、尼康、vivo、雷克沙等产业链代表及百余位行业领袖,围绕技术革新与生态协同展开讨论。论坛提出“科技与影像、共创与影像、内容与影像”三大核心维度,搭建全产业生态对话平台,展开对影像场景产业生态链的深度解构。

 

从索尼全域快门技术带来航空航天摄影质的飞跃,到尼康Z9Ⅱ实现8K视频与经典胶片美学的工艺融合;从vivo重构手机影像叙事边界,到AIGC催生商业摄影虚实共生新范式,论坛以前沿话题碰撞、全球智慧交融、跨域生态共建的创新范式,描绘了影像产业的未来生态图谱。

 

技术迭代推动创作门槛降低

 

首场圆桌论坛围绕“影像场景发展与相机产业复苏”展开,汇聚索尼(中国)影像方案市场部高级经理刘东扬、乐其创新SmallRig CTO潘志强、航空航天摄影师超侧卫、《摄影世界》社长助理汪钧及主持人视觉中国500px社区总经理刘翔,从厂商、配件商、创作者、媒体视角探讨行业趋势。

 

讨论共识显示,相机产业复苏不仅是硬件销量回升,更是技术迭代降低创作门槛、用户需求驱动场景裂变、产业协同构建生态的结果:短视频与直播催生专业设备轻量化需求,创作者从“器材依赖”转向“场景适配”,影像文化从专业圈层渗透至大众生活,形成“技术赋能创作—内容反哺产业—文化塑造价值”的良性循环,印证“影像连接人与世界”的核心命题。

 

在“影像场景的发展与影像生态的构建”圆桌论坛中,来自尼康、影石、雷克沙、独立导演及女性人像摄影领域的嘉宾围绕技术革新与创作趋势展开讨论。论坛共识显示,影像生态在短视频浪潮下面临技术普惠与专业深度的双重挑战,硬件厂商以AI算法、全景创新及存储扩容赋能创作,而创作者需在技术便利中坚守叙事本质,通过工具迭代与内容沉淀实现快传播与慢艺术的动态平衡,共同推动影像从记录工具升维为重塑世界的语言。


影像场景的发展与影像生态的构建1.jpg

 

手机影像重构创作边界

 

在“影像场景发展与手机增长潜力”圆桌论坛中,李璨与乐其创新SmallRig产品研发总监齐楠,哈苏大师Thomas看看世界、海外知名手机电影导演Dr. Max Schleser等行业专家围绕影像技术革新与手机摄影的未来展开深度探讨。手机影像已从工具进化为创作生态,通过硬件升级、AI算法与场景化配件创新,持续拓展人文记录、专业影视、AR交互等边界,而用户共创将成为技术落地与体验优化的核心驱动力。

 

乐其创新SmallRig CTO潘志强提出应对多元场景的三大路径:“用户共创解决需求痛点,例如通过CoDesign模式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生态协同整合主机品牌、配件商与内容平台;产业联动构建标准化服务体系。”

 

SmallRig全球影像场景产业论坛现场,尼康、雷克沙、斯莫格、浩瀚等全球影像产业品牌联合宣布启动“2025全球影像场景研究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深度解析影像场景与人类生活的共生关系,探索技术革新与用户需求的动态平衡,为全球影像产业注入新动能。影像场景展现和承载着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的发展催生无限的影像场景。研究影像场景,就是洞察用户需求、追寻商业的本质、发现产业的动力。

 

在产业论坛现场,深圳市乐其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乐其创新SmallRig创始人兼CEO周阳与中国摄影出版传媒董事长、总经理梁克伟共同签署协议。双方将在生态构建、平台共建与用户共创、资源共享与场景开发、活动与产品联动、公益与展会项目、平台升级与生态扩展、人才培养与公益行动、标准制定与学术研究、课程开发与认证体系建设等十大领域方向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影像产业生态的创新升级。

 

同时,深圳市乐其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与视觉(中国)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围绕合作促进影像创作者生态建设、平台互动与场景共享、产品合作与利益共享、影像活动与创作者服务等方向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影像内容产业的创新生态模式,为全球创作者与用户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服务。

 

专业领域坚守核心价值

 

在本次圆桌论坛中,5位资深电影人结合自身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的创作经验,探讨了技术变革对电影创作的影响与坚守的核心价值。关于行业未来,嘉宾们一致认为年轻摄影师需夯实光影美学基础,深入研究电影史经典作品,同时保持对新技术的好奇心与适应力——既要掌握HDR、虚拟制片等前沿工具,亦需坚守“用影像传递情感”的创作初心。技术迭代虽带来拍摄成本降低、类型片表现空间扩展,但电影作为叙事艺术的核心始终在于“如何用光影讲好故事”。

 

香港专业摄影师学会会长姜国民表示:“器材轻量化降低了拍摄成本,但摄影师的核心仍是服务故事本身。”《叶问》摄影师柯星沛指出:“技术便利性不应取代对光影美学的钻研。”

 

AIGC赋能内容引领摄影变革

 

在AIGC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商业摄影领域正经历深刻变革。嘉宾们围绕“双影像兼容发展”展开探讨,指出平面摄影与动态影像并非对立,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与会者共识认为,AI正推动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转型,摄影师需进化出“导演AI”的能力,将AI应用于创意构思、流程优化,同时坚守人文温度与商业洞察,在工具理性与艺术感性间找到平衡点,方能把握AI赋能的黄金窗口期。

 

广州市广告摄影师专委会名誉会长严冬表示:“要么一起用胶片,要么一起用数码,未来可能都一起用AI。其实我们讨论用什么,用什么,关系都不大。关键是我们有什么内容。”

 

2025SmallRig全球影像场景产业论坛正以前沿话题碰撞、全球智慧交融、跨域生态共建的创新范式,描绘着影像产业的未来生态图谱。这场凝聚全球智慧的思想激荡,见证着光学硬件与影像的和鸣共生,一起期待影像场景产业从“技术追光者”向“场景共创者”的深层蜕变。

 

本文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