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客大赛举办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麦博 通讯员 盘芷君2024-07-16

7000选手同台竞技,尽显羊城科创少年风采

 

为了在推进“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助力青少年工程启蒙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7月14日,“中邮保险杯”第二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客大赛在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及线上同步举行,共计广州市各区各中小学校的近7000名学生参赛。


微信图片_20240716145541.jpg


本次比赛由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冠名,广东省青少年社会教育协会主办,广东省青少年社会教育协会科创教育专业委员会和广州华南数字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院承办,华南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中学和广州市天河区青少年科技协会协办。


赛项丰富多彩,比拼科技技能


记者现场看到,市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赛项、分批次进行,共设置了人工智能创意应用赛、硬件编程投篮挑战赛、无人机障碍穿越赛、无人机空中足球赛、探索者号无人车火星任务赛、互通互联芯编程挑战赛、齐致创智资源争夺挑战赛、华南理工大学结构设计挑战赛和智能未来挑战赛等9个线下赛项,以及华南理工大学软件编程挑战赛和爱我国疆创意创新赛等两个线上赛项,丰富的科技竞技赛项锻炼了青少年自我学习的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展示了新时代羊城科创少年的风采风貌,培养了一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


微信图片_20240715151640.jpg


其中,人工智能创意应用赛是作品设计制作赛,现场让学生们抽签,随机抽取一个设计任务,然后在 45 分钟内独立完成一个科创作品,并进行演示和答辩。赛项负责人陈剑涛介绍,竞赛以“智能设计·未来有我”为主题,通过 AI 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活动,评估学生在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行为智能等核心领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以及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运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工具解决生活痛点的能力。 ”


来自广州市天河区华康小学四年(2)班的刘小琳同学因为朋友说夜间上厕所开关灯时经常摔倒,所以就用主控板和数据线设计了一个《智能夜灯》帮他解决这个困扰。“这是一款声控灯,可以开关灯后回答你的指令,我通过编程设定了对话,当你说‘请开灯’或‘请关灯’时,他完成任务后会回复你‘好的’。”她告诉记者,长大后想去当一名程序员,用人工智能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广州市美华中学科技老师陈国铭表示,广州市美华中学是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从2019年下半年就开始给学生上人工智能课程,教授积木的搭建方法、人工智能的硬件知识和各种算法,如今天比赛当中用到的人脸识别、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运用高新科技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也对智能家具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和创新。“这两年,广东智迈汇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他们通过视频、微课去展示一系列AI课程给学生,让学生学完后使用配套的硬件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实现生活中各种场景的功能,让学生们更感兴趣,创新兴致更高。


快乐中学习,愉快中竞技


“加油,进龙门!耶!”现场最热闹的比赛要数无人机空中足球赛了,模拟足球比赛的形式,每轮比赛两支队伍对打,让参赛选手在地面以第三视角形式通过无线电遥控的方式操控球形无人机进行“足球攻防”对抗赛,以进入对方球门得分的多少判断胜负。


微信图片_20240715151616.jpg


选手李皓宇是广州市从化区广外从化实验小学五年(2)班的学生,他向记者介绍,每支队伍三人,每人操纵一个无人机,其中一个人是主攻手,负责进球,另外两个是防手,负责辅助主攻手进球和防守自家龙门阻止对方进球。防守的方式很多,最有效的是把对方撞下来,或者呆在自家龙门门口,让对方撞也不走。而主攻手则相反,要避免碰撞,尽量想办法绕开对方的防手穿过龙门,还要注意,穿龙门时不能碰到球门,否则容易失控。


来自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北星小学的带队老师张金桃分享经验道:“赛前我向学生们强调了一定要先调试好球,提前做好准备,比赛时调整好心态,不紧张才能稳定地打出拥有的水平。另外,团队之间要互相配合好,防手要保障主攻手进攻,还要做好防守工作,整个团队变得默契,胜算就大。”她表示,分工主要看平时的训练表现,有的同学操纵无人机飞行速度快,进门眼力比较好,就让他做进攻,有些同学平时练习时就飞行很稳,悬停技术比较好,就让他负责防守。


心态加练习,是制胜法宝


在每轮3分钟的硬件编程投篮挑战赛中,参赛队员需自行放置机器人到5个不同角度的指定投篮区进行投篮,每个投篮区投射3个篮球,分别为2个黄色篮球和1个白色篮球,投进黄色篮球得1分,投进白色篮球得2分,已经投出的篮球不管是否进球都不得重复使用。 


微信图片_20240715151636.jpg     

就读于广州市从化区雅居乐小学六年(6)班的唐鹏盛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比赛,说到心得,他介绍:“要先把机器人放到正中间的投篮区投,因为中间那个最容易入球,侧面0°和180°两个是最难投的,放在最后投。由于比赛有时间控制,可以按照90°—45°—0°,然后到135°—180这个顺序投,比较省时。”


微信图片_20240715151632.jpg


比赛场上,有不少高能选手,如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小学六年(10)班的林序同学仅用27秒就完成了无人机障碍穿越赛的 6 个高难度任务。他告诉记者,比赛时要站在选手操控区遥控无人机,从起始位置出发,尽可能快的穿越障碍后到达终点,中途去捡要扣分,比赛没戴护目镜也要扣分。因为之前已有用其他类型飞机参加省赛和国赛的经验,所以操纵无人机比较得心应手。“我觉得比赛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不能紧张,紧张的话容易失误。就算是中途出错了,无人机坠落了,也要迅速调整好心态,赶紧起飞继续飞完,能飞完就比别人没飞完的好,只要还能算成绩就不要放弃。”

     

硬件编程投篮挑战赛和无人机障碍穿越赛的裁判长蒋老师介绍,硬件编程投篮挑战赛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杠杆原理的运用以及篮球弹射力的调整,他们需要自己用积木去搭建一个机器人,然后通过一些硬件结构去让机器人把篮球投射到篮筐里面去。学生要通过编程对机器人的弹射力进行调整,如果要提高它的弹射力,学生首先要知道机器人不同距离的弹射力到底是多少,才可以通过程序去设置不同位置的弹射力,控制橡皮筋的松紧度,来提高准确度。而无人机障碍穿越赛的难点是需要学生站在一个规定区域内,以第三视角去控制无人机飞行,很考验学生的空间感和方向感,需要学生平时多加练习、熟稔于心,这样才能反应敏捷,迅速判断,不易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