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重点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分为“人机协作”“未来校园”“未来太空车”三大命题
由中国科协主办的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已成功举办10届,是青年科技赛事的一项全国性品牌活动。5月31日至6月2日,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广东选拔赛(以下简称“广东选拔赛”)在广东科学馆举办。入选复赛的87支队伍共计200多名师生参加了比赛。
广东选拔赛由广东省科协和广东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省科协事业发展中心承办。赛事重点围绕“智慧·安全·环保”三大主题,设立创意作品和科普实验两个项目,分为“人机协作”“未来校园”“未来太空车”三大命题,要求青少年重点关注前沿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健康等领域的科研应用与普及,考查青少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手实践能力。
自1月启动以来,广东选拔赛便得到了全省各地市中小学校的积极响应,共600多支队伍近2000名师生报名参加。经过专家初评和地市选拔,87支队伍脱颖而出入围复赛。经过两天的激烈比拼,大赛评出各项目组别的一、二、三等奖,并择优推荐队伍代表广东参加今年暑假举办的全国赛。
人机协作让世界更美好
记者现场看到,创意作品——人机协作(大学组)的作品都构思巧妙,极富创意,每一项都具有实用价值。选手们通过人机协作,用创意+人工智能,解决了一个工作难题或者生活烦恼,使工作更便捷高效,生活更美满幸福。通过选手们5分钟的演示介绍,以及5分钟的回答评委提问,最终,《生成式监测预警养殖产业技术创新开拓者》《“竹”梦之旅——基于视觉、激光检测的竹筒去青开片一体机》和《AI智能水下机器人》获得一等奖。
用创意打造未来的校园
创意作品——未来校园(中学组)的竞争也很激烈,学生们通过仔细观察校园里的不足之处,开动脑筋,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创造了一个个优秀的科技作品。最终,《未来校园智慧食堂》、《校园安全智慧徽章》和《残疾人士口腔操控鼠标》在17项作品中脱颖而出,夺得一等奖。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梁浩、关鑫、吴文深和古济铭同学向评委们展示了他们的作品《“校园一表通”智能手环》。他们表示,学校的运动场地有时非常紧张,同学们到达运动场地(如篮球场、羽毛球场)时,常常会发现已无场地可使用,只能失望而返;在学校日常生活中,老师们会有许多信息要通知给学生,可由于种种因素,老师们无法及时将信息传达给学生。针对以上痛点,他们设计了“校园一表通”来解决,它不仅可以预定运动场地,接收信息,还可当作校园卡使用,显示时间。梁浩同学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硬件编程这一领域,在此之前我只涉足过软件编程,所以参加这次比赛于我而言充满挑战。对于这次比赛,我要感谢指导老师黄然,在作品的设计期间,指导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相关的知识,使我得以实现软件编程到硬件编程的过渡。虽然最后没取得一等奖,只取得二等奖的第一名,我们感到有点小失望,但是比赛的经历也让我学到了许多,这价值远大于取得的奖项。”
就读于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中学的柯钦舰、周泽慧和刘禹希凭借作品《御火飞鹰 火情侦察控制先锋队》获得了三等奖。该作品由侦察机和灭火机两大模块组成,专注于火情初期的精准干预。侦察机装备了尖端传感器,能够迅速评估火场状况,并记录火灾发展,为火灾分析和后续调查提供关键数据。灭火机携带特制灭火弹,能以无人机集群方式,执行抛投或自毁式精准投弹,有效控制火势于初期阶段。柯钦舰介绍,该系统通过侦察机的敏捷反应,实时将火情数据传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据此迅速调配附近灭火机,执行针对性的灭火任务。与传统的大型灭火设备相比,微型灭火无人机在进入复杂环境、执行精确灭火、集群作战能力以及成本效益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初期火灾控制和降低消防人员风险的得力助手。
该项目的指导老师房继珍告诉记者:“《‘御火飞鹰’——火情侦察控制先锋队》是育才中学科技创新社团成员独立研发的集侦察与灭火功能的无人机消防系统。该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平台和实践机会,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探究和实际操作技能。学生们深入剖析现有灭火策略,敏锐捕捉灭火的最佳时机,并巧妙构思创新解决方案,彰显了他们卓越的问题解决与创新设计能力。这段经历,深刻烙印在学生们心中,不仅激发了他们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也点燃了他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在项目推进中,学生们的敏捷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他们的分工合作、团队协作和时间管理技能也得到充分的锻炼。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技能,更培养了他们成为未来社会栋梁所需的综合素质。”
评委黄晓红表示:“来参赛的初高中生,他们的思考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确实让我很惊喜。他们能够观察到校园里面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用技术去解决,提高校园的安全性和管理水平,甚至是提高健康、体能训练等方面的水平。他们能运用现在前沿的高新技术,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等来完成作品,非常优秀。但有个别的项目在功能上面还可以进一步优化,让作品更加实用和方便操作。”
广东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 | 广东科技报记者 麦博 通讯员 卢承端
图片 | 麦博、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