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学生无线电测向冠军赛举办
“滴滴,滴滴,滴滴滴……”为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 2035年)》,5月1-3日,2024年广东省学生无线电测向冠军赛在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举办,2500余名来自全省各地市的中小学生雨中奔跑,在美丽的校园里寻找信号台。
本次赛事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得到广州市教育局和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的支持,由广东创世纪无线电模型青少年俱乐部主办,广州市增城区教育局和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承办,广州市增城区挂绿实验学校协办。
记者现场看到,5月1日上午是短距离3.5MHz 个人赛,下午是阳光测向个人赛,因为赛项不同,很多学生同时参加了多个赛项。两个赛事都分为W10、M10、W12、M12、W15、M15、W18、M18等8个竞赛组别。其中,W10、M10 组别是小学四年级及以下在校学生, W12、M12 组别是小学五六年级在校学生, W15、M15组别是初中在校学生, W18、M18组别是高中、职中、中专在校学生。
比赛场地上,有一名身穿艳丽运动服的小女孩非常吸睛,因为她只有6岁,是全场年龄最小的选手。她爸爸告诉记者:“她的哥哥经常玩无线电项目,让她产生了兴趣,就跟着哥哥学习,后来主动找到学校老师表示想参赛,老师也想看看一年级的小女孩究竟能不能适应这种长时间的比赛项目,因为它属于一种很考验人体能、意志、自律等各种方面的比赛,就让她来了。我们不要求她获奖,就希望他能顺利完成比赛就好了。”
就读于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初一(9)班的陈俊衡同学仅用14分钟就圆满完成了比赛,找齐了所有电台。已多次获得该项目国家、省、市级比赛奖项的他,从二年级就开始参加无线电训练。他认为,可以用哑点线来判断电台的大致方向,然后全力以赴地跑到差不多的位置就用哑点线再测一次,而这两个哑点线的交点处就是电台的位置。“另外,比赛路线一般来说都有一定的方向,从起点出发是由一个个电台把你引导着往终点走,你找到第一个电台,然后再知道终点的方向,就可以往终点大致的方向去摸索,就能找到剩下的电台。基本上是有顺序的,很少走回头路。”那么怎么判断真假台呢?他表示,真台和假台可能距离比较近,因为真台的信号会随着距离的增减而变化。而假台的信号一般不会变化,所以我们可以把音量调小,去接近不同的两个台,看看哪一个电台的音量会变化,那一个就是真台。
比赛总裁判长叶荡介绍,本次比赛是广东省教育厅的白名单比赛,希望给学生们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让学生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应变和分析能力,增强身体和心理等综合素质。
增城区教育局陈秋环老师表示,本次无线电测向赛是教育局在年度工作计划时已经提出的工作要点,一直在部署,赛前组织了全区中小学老师进行培训,让他们回校发动学生参赛,并在学校里开展特项赛的训练,所以本次比赛报名人数较多,比赛成绩较好。“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无线电测向教育,就算这个省赛不在增城区承办,增城区教育局也会组织区赛,让活动持续性开展,每年举办一次,有持续才能够有发展。”
广州市增城区增城中学科技老师戴俊鑫告诉记者,增城中学创办于1928年秋,原名“增城县立初级中学”,1957年定名为增城中学,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以“尚德求真”为校训,以“人本·人文·人和”为办学理念,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重点工作中,配有STEM科创实验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鹤翔航模室、3D打印室等特色功能场室。现有无线电、机器人、模型、书法、器乐、绘画、航模、围棋、摄影、辩论等35个俱乐部,每年依托科技节和社团俱乐部定时开展科技科普活动,学生课余生活丰富。增城中学无线电测向俱乐部成立于2014年,秉承“热爱科技,开拓创新”的宗旨,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科技教育,获得“广东省优秀学生社团”“广州市’双百工程’优秀学生社团”,增城区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项目,组织队员参加各级竞赛活动获得奖项600余项。近年依托广州市青少年科技项目于致力于中小学无线电运动的普及推广,共组织承办省、市、区无线电测向比赛10余次;协助、帮扶周边多所学校组织开展相关活动,获得区教育局及被协助、帮扶学校的肯定与好评。学校也多次被评为增城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优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