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进院气象大数据服务民生助力“妮妲”台风预测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记者 张建列2016-08-15

      8月2日凌晨,今年第4号台风“妮妲”在深圳市大鹏半岛登陆。而早在8月1日17时,深圳市气象台就将全市台风橙色预警升级为红色,全市进入台风特别紧急防御状态。成功提前预报的背后,就有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气象大数据的技术支持。

数据挖掘实现风雨精细化预报

      深圳先进院数字所高性能计算中心李晴岚博士带领团队研发的“登陆台风引发风雨影响预估模块”是深圳市气象局与决策部门制定台风应对措施的“好帮手”。该模块基于沿海自动站多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台风历史记录等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从而得出规律。未来利用数值模式以及卫星的台风路径预报、台风强度观测,结合先进院数据挖掘的结果,可以对深圳重点单位(如港口码头等)进行风雨精细化预报。这一预估平台可以根据台风的路径和强度的观测和预报,向气象部门与决策单位展示台风登录方位、强度、距离与台风引发风雨的关系,以便做出最准确的预报与应对措施。

      据介绍,预估模块已经纳入热带气旋综合业务平台、深圳气象信息决策服务网,在面向决策部门的气象信息快报、行业内的天气会商中被频繁使用。自2012年投入运行以来,共应用预报台风降雨10余次,效果良好。

重点单位未因台风造成人员伤亡

      深圳市气象局与先进院的合作早有渊源,气象局在2009年就开始与先进院高性能计算中心合作;2012年初市气象局提出预报“回南天”的研究课题,后来又提出台风精准预报、灰霾预报等新的课题。双方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大幅度提高了台风预报的时间、空间精度,使得政府部门能在台风到来前及时有效地组织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根据此前深圳先进院与深圳市气象局合作“近海台风引发深圳地区的风雨研究”的结论,“妮坦”台风从东南方向接近珠三角地区,引发深圳的大风应该在距离深圳200公里左右,具体的全市大风起风时间在晚上22-24时左右,并推测重点单位盐田港的最大阵风达到36米/秒左右。深圳市气象局依据此科研结果,综合气象预报员的专业分析,在第一时间果断对市民发出了深圳市气象台历史上首次发布红色预警信号。

      据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反馈表示,因为深圳先进院研发的“近海台风引发区域性风雨预报”的技术模块能提前1-2天进行精细化的台风风雨影响预估,争取到更多灾害防御时间,空间精细到港区,可预估盐田港区域受台风影响的风雨特点、程度、持续时间,3年来未出现因台风造成的港区人员伤亡,对盐田港业务经营和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