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5G远程高精眼科手术机器人跨越琼州海峡实现微米级手术
来源:广东科技报作者:麦博 通讯员 邰梦云 唐艳丽2023-07-27

6月23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黄凯教授团队、广州市微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多家医、研、产机构联合攻关的“5G远程高精眼科手术机器人”,于海南省眼科医院成功开展了全球首例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经一个月的术后观察,结果表明本次跨海远程手术效果安全稳定。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告诉记者,有望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年初实现人体临床试验,将主要应用到眼底疾病手术,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 


微信图片_20230727111739.jpg

自主研发5G远程手术机器人系统示意图


眼科远程高精医疗装备技术创新,助力缓解眼健康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矛盾


“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指出,我国仍是全球范围内盲和视觉损伤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眼科优质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推动优质眼科手术资源的扩容并下延,更好的满足群众就医需求,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提速,远程医疗装备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为缓解优质医疗资源供需矛盾提供了破局之法。


近年来,在中山大学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的支持下,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联合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黄凯教授团队组成医工交叉创新团队,与广州市微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协同攻关,终于自主研发出“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机器人”,并成功实现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南省的跨陆、跨海微米级眼科手术。


图片2.png

受控机器人在广州市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动物实验平台开展手术


团队负责人林浩添教授表示,“本次远程眼科手术的成功实施,意味着依托远程医疗技术,将有望突破我国各地眼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时空限制,大大节约医生和患者的时间,降低经济成本,提高救治效率。”

 

5G远程微米级手术机器人系统研发成功,解决人手操作弊端


眼科手术对医生操作的精确性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然而,受限于人手的生理震颤和抖动,要达到微米级的精细稳定操作极富挑战。医工交叉创新团队通过多学科融合、软硬件协同开发,全自主研发出眼科手术机器人的关键部件——独特的串并联构型机械臂结构,其可实现微米级精度的远程运动中心(RCM)控制和末端重复定位。该机器人能够模拟和替代人手操作,过滤人手震颤和抖动,并通过5G远程通讯技术实现跨时空限制的高精度手术操作。


微信图片_202307271057248.jpg


此次远程手术的顺利开展还源于“产-学-研”的协同合作创新。在中国电信、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未来技术研究院及其孵化的嘉兴智瞳科技有限公司的助力下,眼科医师可借助5G通讯和超高清显微立体视觉成像技术,实时获取低时延超高清的远程显微手术画面,从而把握眼内器械深度及运动轨迹。本次广州-海口跨海手术的成功开展,验证了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未来,项目团队将进一步推动5G远程微米级眼科手术机器人的落地应用推广,把数字化远程医疗、自主创新手术机器人技术、与新型数字疗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合,实现1+1远远大于2的协同效应,推动国内优质医疗资源辐射下沉到更广泛的医疗资源短缺地区,降低医疗费用水平,提升健康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