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迎军:让中国生物材料走向国际前沿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3-02-03

★2022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系列报道

★强国复兴有我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人和一间二十平方米实验室,到现在的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0余人的多学科融合研发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迎军四十余年深耕在生物材料、医疗器械领域,践行“要让中国的生物材料走向国际前沿”的初心。

 

坚守科研做中国人自己的生物材料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知道“生物材料”这四个字的人还不是很多。王迎军一头扎进这个领域,一干就是四十年,坚持“做中国人自己的生物材料”。

 

刚开始的实验条件很简陋,更没有团队。王迎军经常一进实验室就忘记出来,一天只吃一顿饭更是常态,有时实验做不完就在实验室凑合一晚上。但对她来说做科研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乐趣。那时生活条件差,广州夏天热,宿舍没有风扇,王迎军便把水泼在凉席上睡觉,每天仍是兴致勃勃地去图书馆抢座位、查资料。

 

王迎军从事生物材料研究与工程化工作四十余年,在骨、齿和血液净化材料,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等前沿研究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被Nature Materials,Chemical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 等国际顶尖期刊引用和高度评价。王迎军提出建立的生物适配理论,扩展了新型生物材料研究理论体系。对新一代生物材料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该理论指导下研发成功的大缺损骨再生修复产品转化应用于国内外临床,解决了承重骨大缺损再生修复国际难题。

 

“举个例子,比如关节坏了,当前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植进去一个金属关节,病人马上就可以从不能走路变成能走路。但金属在人体中始终是异物,会产生一系列问题。”王迎军发明的骨再生修复材料仿生构建系列技术的意义在于,让人体损坏的组织自己再生、修复,而不是被别的物质代替。

 

此外,王迎军发明的个性化精准修复成套技术,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等先进技术,应用于临床可降低手术难度,提高修复精准度,使很多复杂难治病症得到治疗,提高病患生活质量,产生较大社会经济效益。

 

如今,年近古稀的她又带领团队承接了国家四部委生物材料创新平台唯一的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新型生物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广东研究院的建设,建立集研发-成果孵化-产品标准制定-检验检测-临床研究全链条转化平台,推动高端医疗器械、医疗装备的成果转化,让中国人用上自己研发的高端医疗器械,并逐步占领国际市场。


王迎军(中)与团队成员交流工作。.jpg

 

赤诚无悔把“冷板凳”坐热

 

在王迎军的办公室,书架上摆满了关于生物材料、骨组织修复等类的书籍,但一些荣誉证书却被放在最不起眼的地方。在科学研究中,她戒骄戒躁,心无旁骛,“科学的工作,必须科学地去做”,这是她对科学研究的独特定义。

 

王迎军对于科学家精神的理解是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学术作假。在这个基础上,重要的是求真创新的精神。做前无古人之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得沉下心来,将“冷板凳”坐热了。

 

“认准了的事就不想再改”,这么多年,她一步步走来,靠着这份坚守,在改革开放如火如荼时,面对同事的高薪资和大企业抛出的橄榄枝的诱惑时,她依然执着地坐在实验室这条冷板凳上,乐在其中、锲而不舍地研究“中国人自己的生物材料”。

 

“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就完全不能自拔,好像有一种力量在推着你去克服困难,去全身心奉献,搞科研应该要有这样一种精神。现在我们的年轻人一代更比一代强,但上一辈人的奋斗精神、信仰和理念,是需要传承下去的,这对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都非常重要。”王迎军说。

 

她很庆幸选择了这个研究方向。虽然这条科研之路困难重重且充满诱惑,但她依然无悔坚持做科学研究。当她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受益于人时,深觉这比发篇高水平的论文来得更有意义。


王迎军2.JPG


胸怀大爱一片冰心在杏坛

 

王迎军在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而她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曾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自2011年-2018年,7年间,她带领这所具有理工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创建了医学院、开办了拥有10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学院的国际校区,极大提升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王迎军在担任校长期间,依然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她给新生上的第一堂课——“校长第一课”是华工思政课的品牌,口口相传,很多高年级的同学也偷偷溜进去坐在地上蹭课。

 

她用爱与智慧,无微不至地关心、培养一个个年轻的学子,鼓励他们去追逐自己心中的“中国梦”。她的“学生信箱”每天都能收到很多信件,大到国家大事,小到个人感情,她都会一一作答。华工的学生不叫她校长,叫她“王奶奶”。学生们喜欢她,她被学生们评为“我心中最喜爱的导师”。

 

2018年10月12日,王迎军卸任校长一职。仅一天的时间,华工学生微博公众号就被刷屏了,阅读量达到10万+,折射出同学们的不舍、关心,社会各界的评价、赞赏……王迎军感动地说,“这是我得过的最高奖励,我一辈子都不会和我的科研、我的学生分开。”

 

巾帼创新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在同事的眼中,王迎军知性儒雅,但也会被他们告知“我们从来没把你当女的”。言语中透着对她认真、要强工作的赞扬。用她自己的话说,搞科学研究就不能把自己当女性,不能要求别人来照顾你。谈到女性科研工作者,王迎军觉得,女性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她身边的女同事工作细心、踏实,会把每件事情做到极致。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女性科学家,这背后,是国家对女性科技工作者群体的强大支持。

 

科普同样是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她说,做科普不容易,可能比做研究还难。因为科学家知道如何跟同行沟通、跟自己的研究生沟通。但跟中小学生讲就不一样了。尽管要花费很多精力,但她也慢慢发现,科普意义非凡。“在中小学生人生关键节点的选择上,你说的一句话、给出的一个中肯建议,可能会对他们一生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生物医药列为十年来我国取得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之一,令我们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领域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鉴于粤港澳大湾区医疗器械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可在粤港澳大湾区试点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金监”全链条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企业与科研院所协同发展,带动整体产业发展。

 

此外,推动数字技术与医疗器械产业链的融合发展,鼓励相关医疗器械企业加码智慧研发、智慧生产、智慧物流等数字化相关业务,以数字化产品助力临床发展。构建一站式医疗器械产业链服务能力,为有数字医疗、互联网医疗建设需求的相关企业提供服务。 ——王迎军


王迎军.jpg

 

人物简介】

 

王迎军,女,1954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广东研究院院长。潜心生物材料研发、成果转化与教书育人40余年,在骨、齿和血液净化材料,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等前沿研究领域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以及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各类奖励,被授予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院“Fellow”终身荣誉称号、“中国陶瓷科学与发展终身成就奖”、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等。


记者 | 刘肖勇 实习生 刘静纯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陈尧

审核 | 冯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