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共话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深圳方案”
来源:广东科技报2021-07-31

高等教育校长论坛在中科院深理工举行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冯春)7月29日,高等教育校长论坛在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简称“中科院深理工”)举行。本次论坛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以“新时代加快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研讨会”为主题,邀请多位海内外高等教育界专家到场分享,探讨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深圳方案”。此外,中科院深理工再获一千万元人民币捐赠,相关仪式同期举行。

 

深圳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志锋,中科院深理工筹备办主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出席活动并致辞。多所高校的校长及教育界代表,中科院深理工筹备办及深圳先进院领导班子成员、师生职工,企业代表等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jpg

 

研讨会上,各位与会嘉宾先后作专题报告。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从大学的国家属性出发,表示教育与学术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高等教育必须要体现国家意志,所有大学都必须服务于国家和社会才能生存发展。在他看来,中国大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变化,但是教育改革仍未破题。知识传授、应试教育、专业教育的方式仍占主导,学生的内在创造力和潜力仍未释放,人的创造力制约了国家的竞争力。研究型大学担任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及社会服务等多重职能,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数量非常缺乏,教育质量有待提升。

 

林建华表示,如何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社会、企业的关系是应该要考虑的因素,要建立高效的大学治理体系;注重学科设置与体系之间的关系。林建华说,在这个知识开放的世界,要打开学科的边界,以实际问题出发,建立跨学科思维;要打开学习的边界,建立以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打开学校的边界,让学生真正体验社会。

 

樊建平以《面向“科学”和“技术”的现代化大学建设》为题,他表示中国的大学正肩负发展科学与技术的双重使命。一方面,国内创新需求逐步由增量式创新变为颠覆性创新,创新路径从产学研向研学产转换;另一方面,疫情打破了中国人才培养双循环的格局,当前对建设本土一流大学的需求更为紧迫,也对我国教育管理提出了新挑战。

 

在樊建平看来,未来大学建设的模式应该是互联互通的,需要瞄准STEM模式(STEM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要以学科交叉探索颠覆性创新,以新兴学科带动未来产业。借鉴海外高等院校兼容科学和技术的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发展道路,顺应时代所需,重视科学创新动能,可让一所大学快速成为一流大学。

 

 “今天的教育,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樊建平表示,从中国科学院创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建立,中科院始终瞄准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培养高水平人才。新的时代,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包括中科院深理工及深圳先进院人在内的广大科研与教育工作者将再一次挑起重担,将中国教育推向下一个高峰。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首任校长倪明选带来《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主题演讲,他分享道,香港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国际导向的研究型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学科架构、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在新的起点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港科大是两校平等、优势互补、深度互动的关系。为进一步推动教学质量,两校设立联合学术协商机制,以双向互动的方式,在课程和教学等方面达成共识,学生可跨校修读课程,教师水平保持在同一水平。

 

在他看来,港科大(广州)的建设将带来无限机遇。他表示,中国需要多元的培养高端人才的模式;要推动交叉学科向融合学科发展;要有创新的体制与思维,打破画地自围的本位主义,突破传统的升级考核模式。此外,倪明选介绍了港科大(广州)的筹建进展,学校预计在2022年9月正式开学。

 

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分享了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几点思考,他认为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着学科发展综合化、信息量膨胀、知识更新与成果转化周期缩短、科技突破等严峻挑战。要化解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矛盾,就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是一个需要遵循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规律,要励精图治才能厚积薄发的过程。

 

钟秉林提到,一流的人才培养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方面。人才培养要促进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一定要反哺人才培养,如大学生早期参加科研就是一个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坚持教学科研相长,把学科、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此外,钟秉林还提到,在一流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要提升教学队伍与管理队伍质量;在营造优良大学文化建设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

 

澳门城市大学校长刘骏分享了大学多元化的相关案例,并对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发展与合作提出了相关建议。他表示,借鉴国外高等院校的建设做法可以看出,大学的多元化建设首先要明确大学的发展定位。其次,区域系统之间、高校之间要相互支持人才培养,学分互换等灵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校定终身”;此外,高校之间要根据需求开展区域性合作,保证人才队伍质量。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校多元化建设,刘骏表示,要明晰当前高校发展面临的挑战,首先要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层面,保证高校在规范下进行更多深度合作。其次,建立起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优越条件,高校之间要保持特色和独立性。最后,刘骏以自身学科背景分享道,未来的新型研究型大学除了需要理工科专业之外,人文社科专业也同样重要,只有理工文社相结合,才能建设多元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汤涛分享了深圳高等教育先行先试的做法,他表示,国际化成为高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深圳尤为显著。经过40年的发展,深圳已初步构建了城市高等教育的框架。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先行先试?汤涛分享了几点建议:一是完善投入机制,避免同城高校相互攀比;要加强学科评估,成立“高校发展委员会”;二是加强统筹规划布局,赋予高校更多自主权;三是统筹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在人才招聘、考核、评价、激励、后备保障等机制建设上与国际接轨;四是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大学发展布局要紧密结合,要以主要大学为承载主体,组建国家实验室,构建知识产权保护的联动机制,推动重大科技协同攻关。


圆桌论坛.jpg

 

新时代研究型大学和传统大学的有何异同?其评价体系应该如何?在随后的圆桌论坛中,林建华、樊建平、刘骏与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张东晓、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协理副校长李学金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与解读,并与现场观众进行了深度交流。论坛由中科院深理工学术委员会主任赵伟主持。

 

赵伟表示,新型研究型大学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这个平台不仅能帮助学生成长,也能为年轻教师甚至资深教师的发展提供支撑。

 

“学生最终的创造力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能力,以及学生能够‘找到自己’。‘找到自己’意味着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能做什么。根据自己的能力定义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更有机会获得创造力。” 在谈到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赵伟如是说。

 

在张东晓看来,南方科技大学经过10年的发展,在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他认为,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服务,高水平、高起点、高层次是新型研究型大学具备的几个特点。对于新型研究型大学来说,除了科学研究之外,教书育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也同等重要,中科院深理工已经具备这样的条件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迈进。

 

林建华表示,一个新大学的出现,尤其对建设一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来说,需要有新的理念与思想建设。“一个好的大学,应该是能让学生更好成长,也让年轻教师更好成长的地方。深圳先进院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不同于传统的科研机构,年轻人在这里能够更快更好地成长。”林建华说道,深圳先进院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与文化,来建设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学术研究需要服务于人才培养,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在保持现有优势基础上,希望中科院深理工能够为国家培养一批勇于创新、不惧挑战的年轻人。

 

刘骏认为,人才培养是新型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责任,在引进国际化人才的同时,要对人才队伍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挑战。“学生要超越导师,是人才培养的最终方向。希望中科院深理工能够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精尖的多方位国际化人才”,刘骏向中科院深理工寄语道。

 

在李学金看来,在大学的本质是培养人才,要以学生为本,坚持针对学生、教师的刚性的学术标准。他表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过了7年的发展,通过借鉴国内外优秀高校的管理体系,已经具备了成熟的管理体系和学术架构。“我非常看好中科院深理工的建设,它具备了扎实的发展基础,下一步,应该积极发挥高水平科研机构的优势,在本科生教育方面,让学生提早加入到研究型和探讨型的课题中,提高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李学金表示。

 

“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与国际化是中科院深理工的办学特色。作为中科院建设的第四所大学,中科院深理工将坚持传承科学院‘科教结合’的办学方式,进一步在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研究体系等多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探索高校之间多元的合作方式。”樊建平表示,目前中科院深理工的师资引进、教学体系建设、校园筹建等工作在稳步推进中,今年9月,中科院深理工明珠校区将正式启用。中科院深理工拥有深圳先进院15年的科研积淀和教育基础,将在高起点基础上向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