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岗区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文件,将科普工作纳入全区总体规划和目标考核,形成区政府1名常委分管科协工作,区人大、区政协1名分管领导联系科协工作,区科技创新局、区科协牵头,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各街道经科办保障各项目标任务实施的工作格局。通过积极分析和应对经济新常态下基层科普工作的困难和瓶颈,创新科普方式,坚持创玩、创意、创新、创业“四创”联动,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活力,龙岗区连续获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区”,成功创建科普示范社区30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6个)、科普教育基地10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个、市级7个)、科技特色学校20个(其中省级5个),培养“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51名。
坚持“创玩+创意”,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
通过常态化教育和引导,提供优质平台和空间,让青少年能够以一种全新的“玩中创、创中玩”的理念学习享受科学,让科普教育充满快乐,让创新思维悄悄萌芽。
具体而言,一是推动青少年创客教育常态化。在全市率先启动创客教育,争取市、区科普经费3000多万元,设立19个“小小创客实践室”,并将在3年内创建100个;举办“中小学创客教育日”,成立全国第一个经美国Maker Faire授牌认证的校园创客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在青少年创客教育的熏陶下,一批小创客走上了大舞台,龙岗区先后有51名中小学生入选“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数量领跑全国各区县,其中仅龙城小学就培养“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27名,被誉为“全国小院士最多的小学”。二是推动青少年科技辅导常态化。在全区中小学配备512名科技辅导员,组建了小发明、科幻绘画、航天航海等十多个科技辅导员中心教研组,开发的科技辅导教材《优秀校园科技节的组织与设计》、《中小学开展科技活动的智慧与策略》、《爱创新的孩子有前途》等,成为省、市中小学科技辅导推广课程。三是推动青少年科技实践常态化。着眼于提升实际动手能力,将科普活动与科技竞赛等有机结合,近年来在“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高交会科普节”等大型科普活动期间,组织近百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奥林匹克、三模三电等竞赛,连续五年荣获“省少年儿童发明奖”金牌,连续六年荣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牌,连续七年荣获“全国科技模型竞赛”金牌。今年“全国科技周”期间,龙岗区平安里学校在北京主会场的展位,获得刘延东副总理点赞。
围绕“创新+创业”,优化社区科普服务
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外来劳务工占城区劳动人口的绝大部分,科普工作必须为“大众创业”提供最坚实的基础。为此,龙岗区统筹区科协、职训中心、社区工作站以及劳动输出企业等社会力量,立足社区、贴近基层,开展各种针对城区劳动人口的科普活动,引导社区居民融入科普,发动志愿者助力科普,通过购买服务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科普,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民参与科普的积极性。
一是探索科普惠民新路径。利用创建“国家首批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区”的契机,依托“互联网+”加快科学知识在社区传播,让社区居民感受到现代化的科普氛围。如在怡锦社区的智慧社区服务站,社区机敏在使用免费WIFI时,可接受各类科普推送信息;同时,还可通过服务站55英寸的触摸屏,享受社区政务、自助缴费、智能快递、生鲜柜冷链、电子商务、社区金融等智慧化综合服务。二是举办社区科普讲座,近两年组织近百名专家到50多个社区,以劳动就业、低碳环保、优生优育等多领域科普知识为重点,举办近200场专题讲座,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三是开展“自主创新大讲堂———安全科普社区行”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消防安全、应急安全、气象地震减灾等科普知识,发放各类书籍资料50多万份。送医送药进社区下企业,邀请各级医学专家100多人,分散到各社区和相关企业,开展健康科普知识、疾病医疗咨询及义诊活动,发放“健康科普知识小册子”、“关注食品安全”、“垃圾分类、保护地球”等宣传资料12万份。
加强阵地建设,夯实科普工作根基
在夯实科普基础设施方面,一是建设“三馆一城”。高度重视科技馆、青少年宫、公共艺术馆、深圳书城龙岗城建设,作为区政府重点科学文化惠民工程,列入重大投资项目予以推进。其中,科技馆建筑面积达1万平米,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与业内知名企业合作建设,打造成具有龙岗特色的供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科技观摩、学习、体验的科普场所,成为龙岗区科普宣传教育的核心平台。二是优化校园科技设施。建成了龙城小学、龙岗中心小学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校园科技馆,创办了26个校园科技教育基地,无人机、激光雕刻、3D打印、机器人等先进科技设备进入中小学。三是打造科普画廊风景线。区科协累计投入100多万元,建成科普电子画廊、科普宣传栏50多套,总长度超过2000米,科普宣传覆盖面不断扩大。
在健全科普示范网络方面,在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的基础上,积极创建科普示范社区、科普示范基地和科技特色学校,力争连点成片、以片带面,整体推进。目前,龙岗区已建成省级以上科普示范社区11个,省级以上科技特色学校5个,此外,还建有南岭中国丝绸文化创意园、碧岭农业科技园等科普教育示范基地,集生态农业、科研试验、实用技术培训、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为广大群众参与科普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