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上午,广州市花都区盘古王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狮岭镇振兴村召开,参会会员、领导嘉宾等代表近百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广州大学教授曾大兴,花都区人大副主任徐永生和区政协副主席全泰源、区宣传部副部长彭健芸,花都区文联主席郝海锋、区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苏惠珍等相关负责人及狮岭镇党委副书记邵于凡等领导出席会议。
花都区盘古王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召开(李婉欣 摄)
会员大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冯云峰当选为会长兼法人,袁良义为荣誉会长,钟伟彬、刘兆江、彭伟、陈锐文为副会长;钟伟彬为秘书长,赖红强、钟燕为副秘书长;辛舜玲、江静仪、邓少芸3人为监事会成员;花都区盘古王文化研究会聘请曾大兴等11人为顾问,包括(以名称姓氏笔画顺序排列)邓静宜、卢福汉、朱启明、李远、刘浪、陆玲、陈日铃、黄思聪、梁达平 、曾大兴、曾永汉。现场,袁良义作第一届研究会工作报告,彭伟作研究会章程修改说明;冯云峰发表了就职感言。
花都区盘古王文化研究会会员和与会领导嘉宾合影(李婉欣 摄)
18日下午,由盘古王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盘古王人文历史地位与花都文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专题座谈会暨“盘古王”和“盘古国”花都历史遗迹田野调查分享会举行,约40名来自广州、花都的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文化旅游企业家及管理工作者在现场围绕“携手再创花都区盘古王文化旅游新优势”的活动主题,对盘古王文化根源探索、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及利用等议题进行发言并展开热烈讨论。
盘古王人文历史地位与花都文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专题座谈会暨“盘古王”和“盘古国”花都历史遗迹田野调查分享会现场(毕应胜 摄)
冯云峰会长代表调查组作了“‘盘古王’和‘盘古国’调研活动与盘古文化旅游发展前瞻”的报告,调查组的学术代表广州南国文化工作室主任陆玲、副主任梁达平分别补充介绍了“盘古王”和“盘古国”花都历史溯源若干线索及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前景的研究工作。
为加深群众对盘古精神形成历程的了解,促进花都盘古文化资源价值的提升,一直以来,盘古王文化研究会积极探索、充分利用盘古王文化旅游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相关单位此前在2019年狮岭镇组织开展盘古王文化与乡村振兴调研会。据了解,2020年调研组已实地考察盘古神坛、仙古王庙、仙姬娘娘庙等旧址、新址,近四个月开展了多次调研活动,目前已形成调查报告、建议书等相关成果。
在专题座谈会上,来自文化旅游界的代表各抒己见,提出加强盘古王文化研究组织建设和盘古文化历史研究、积极探索花都生态文旅资源整合途径、开发花都生态旅游日历、建设盘古王公园露天文化博物馆、开发盘古文化研学资源、传承广府文化,开办盘古庙会、将盘古王庙和盘古王诞民俗文化载体积极申报国家级保护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积极建议。
花都区旅游协会会长陈日铃从组织上和活动内容两方面提出了花都生态文旅资源整合的新途径;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会长邓静宜以花都祠堂文化与花都文化旅游为题发言,提出祠堂和祠堂文化最重要的保护方法在于利用,将祠堂文化与其他文化旅游资源融合是当前文化兴旺发展的重要途径;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名义会长曾永汉就盘古王公园露天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构想;花都区狮岭中学校长邝其彬结合本校教育特色,分享了整合研学资源培育学生盘古美德的经验;资深广府文化工作者冯坚勇以广府庙会文化传承与发展为题发言,展示了盘古文化发展的美好前景;广州市道教协会理事黄思聪则以盘古文化历史溯源为主题作了发言,对盘古文化研究提出了新观点和新方法。曾大兴教授对以上富有新意的发言内容进行了点评,对发言者从多个角度展开的积极探索表示赞赏,并支持“盘古王诞”民俗文化活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言者纷纷表示要形成合力,通过共享、共赢的合作方式,结合实际、开拓创新思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擦亮花都区盘古王文化旅游新品牌。
研究会顾问、原中共广州市花都区委员会宣传部副部长朱启明在会上回忆起在改革开放初期,广州花都狮岭镇各级政府积极推动盘古王文化所作出的努力和成就,以唤起与会者对当年热烈非凡的盘古王民俗活动的回忆,并表达了对新一届盘古王文化研究会理事会寄予的期盼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