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火靓汤、白切鸡、煲仔饭……这些经典的广东美食你肯定吃过了,但是如果让你亲自掌勺,露几手,你有没有觉得亚历山大?近日,广东省中小学地方综合课程把粤剧、粤菜、金融课堂教学等全被纳入其中。据悉,《纲要》自2016年10月8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也就是说,会读书已经不是唯一标准,你还要精通广东文化和金融才算是合格的小学生。记者了解到,理财、创业和粤剧课程,在广州都有开展试点。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广东菜系”的学习要求,纲要提出,收集、整理广东粤菜、潮菜、客家菜代表性菜肴,讨论广东菜系的特色和风味,开展广东美食品鉴和制作活动,增强对广东饮食文化的了解。非遗、方言、民间艺术等进学校已经见怪不怪,且基本形成共识,但是,烹饪课进中小学,却鲜有耳闻。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逢端午、中秋前夕都会请来点心专家免费教孩子们包粽子、做月饼。不少学校也开设烹饪课程供学生选修,但是,大部分开设课程的学校更注重学生动手实践,并没有专门针对“广东菜系”,对于蕴含在粤菜佳肴中的文化,也涉及甚少。
对此,家长及学生褒贬不一。
“不会剥鸡蛋壳的学霸大有人在,孩子不可能永远都在父母的羽翼下成长,所以,很有必要为他们补上劳动课、自理课,而烹饪恰恰是最接地气最实用的科目。暂且不说孩子亲自下厨做饭孝敬我们,至少他们自己在家的时候不会饿肚子。”广州市越秀区的林家长特别赞赏让孩子学习做菜的做法。此外,也有家长认为,粤菜属于中国八大菜系,也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孩子们从小学习地方传统文化,掌握烹饪的操作手法,是非常必要的。
“感觉以后上不了大学,也不用读新东方烹饪学校了,单凭精通粤菜这一门手艺便可走天下了。”有同学打趣道。也有不少同学听闻此消息后,叫苦不迭,“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了,平常最多也是帮忙刷刷碗,拖拖地,真要学做菜,我们家的厨房要变案发现场了。”“吃饭我最厉害了,做饭?算了,别找我!” 除了大部分人关心的粤菜的教材的编写,谁来教、如何教等师资问题外,家长还有另一层担心:“我们的孩子做完作业还有时间做饭吗?”
粤菜进校园确实有助于重拾粤菜的文化记忆,传承南粤饮食文化,也能提高学生的品鉴能力、动手能力。但是,小学生是不是应该了解基本的粤菜知识和烹饪技能就够了,复杂的菜肴制作是不是应该留给专门的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