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汕尾市第四届“红海杯”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在汕尾高新区红草园区举行
广东科技报讯(记者 刘肖勇 通讯员 杨玉兰)8月28至29日,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暨汕尾市第四届“红海杯”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在汕尾高新区红草园区举行,共有77家企业进入复赛,其中成长组52家,初创组25家。因疫情影响,复赛采取线上答辩、评审当场亮分等方式进行。经过两天激烈的“隔屏”比拼,最终40家企业进入市决赛。
复赛由汕尾市科学技术局主办、汕尾市前瞻高等理工研究院承办。赛事采用线上答辩的直播评审方式进行,复赛企业以PPT的形式展示并介绍自身企业产品特点与优势,回答专家组提问,每家企业产品展示与答辩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在答辩过程中,专家们根据该企业情况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组委会秘书长詹文河介绍,本次大赛以创投专家为评委、以市场化方式进行项目评审。为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在答辩过程中遇网络故障导致答辩中断的参赛企业,组委会统一安排时间进行现场补答辩,要求现场路演者必须为项目负责人,每家企业参赛人数仅限2人。
据了解,创新创业大赛面向具有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主要从事高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制造、服务等企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初创组和成长组进行比赛。优秀企业对接省赛、国赛,由此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参与,汕尾市本届大赛共收到104家企业参赛项目,其中成长组69家,初创组35家,高于前三届参赛企业。经过初赛,共有77家企业进入市复赛。
詹文河表示,大赛目的是搭建平台,服务企业。大赛组委会聚集和整合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各种创新创业要素,提供辅导培训、金融投资、技术转移、展览展示、市场对接等各类服务,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与服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本次大赛探索以创投专家为评委、以市场化方式进行项目评审的新途径,促进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